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帝都小说网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
字体:      护眼 关灯

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

  韩知古早年被俘为奴,契丹倾向很严重。发达还是自韩德让起才开始兴旺的。更早的是韩延徽家族,未入契丹之前,曾为幽州观察节度使,其父韩梦殷累官蓟儒顺三州刺史,就活动在幽州一带。所以韩延徽入契丹后,事仕四朝,颇受重用,其子孙兴旺发达程度一点不亚于韩知古家族。

  刘家曾是唐朝卢龙节度使刘怦后代,其子刘守敬见中原战乱,与赵延寿一起投降辽国。其家族也显贵一时,有数子娶契丹公主,为驸马都尉。最荣光的先是刘景,后是刘六符。

  马家便是石晋朝青州刺史马胤卿后代,辽太宗举兵灭晋,其人不降,辽太宗义而释之,迁其族于幽州医巫闾山,从此子孙事辽,最有名的是马人望,一度为参知政事,南院枢密使。还有一家,马直温家族,其世族居于此地,雄居燕蓟。所以让后人无法分清。

  赵家的赵思温曾任后唐平州刺史兼平营蓟三州都指挥使,降辽后因为其英勇善战,颇受契丹器重。

  这本来没有什么。

  但契丹境内不是采用宋制,而是继续保留唐朝制度。也就是一个大家族,庄下有许多部曲与客户,实际就是奴隶。连同客户在内,都没有人身自由。主人可以任意笞打买卖部曲、奴婢与客户,甚至决定他们的生死。

  而东家自己则拥有无数庄宅田园、奴仆人户,牛驼车马,不能知其数,至于所藏的黄金白玉、珠犀佩带、器合衣物、玩好之具,用筹都算不过来。契丹朝廷无奈,做法太过份了,派人清查隐户,屡屡不得。逼得没有办法,不敢过份得罪,若是这几大家族率民投降宋朝,幽云十六州都保不住。一度让马人望去查,你是马家的人,不易得罪他们。马人望不傻,敷衍了事。

  有自耕民,少,税务重,负担更重,生活未必比那些客户强多少。

  为什么这些部曲与客户不反抗?

  这是自唐朝以来就制订下来的制度,习以为常。宋朝制度颇为人道,可百姓哪里知道。

  这几大家族与契丹权贵形成密切的联系,契丹兴他们就兴,契丹亡他们就亡。因此,赵匡义率兵收复幽州,几大家族带着部曲与客户配合韩德让,浴血奋战,使宋朝不得收复幽州。

  这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想破解,有点难,但找出原因所在,迟早必会找出办法解决。

  一行人来到西山,在桑干河边扎下大营休息。

  夜色降临,听着外面的山涛阵阵,郑朗久久不能入睡。马上就到了幽州。

  对于宋人来说,幽州是伤是痛,但对于郑朗来说,却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郑朗对郭逵说道:“仲通,我看到一件事,看看你有没有方法化解。”

  “相公,何事?”

  郑朗将心中想法说了一遍。

  “郑相公是想策反这些部曲与客户?”

  “策反那有那么容易?我是想让这些部曲与客户对宋朝产生向往。若是如此,我朝有机会收复幽云十六州时,他们反抗就不会激烈。若没有这些部曲与客户壮丁的配合,仅是那些大家族,他们能调动什么人手?”

  “恐怕不易,契丹对我朝防范严密,也不能派斥候前去这些庄园游说,一是不信,二是前面游说,后面就会让契丹人抓起来。”

  “假如商贸数量更大一点呢?”

  “郑相公是想让这些商人亲眼目睹,让他们自己传言?”

  “我是这样想的。”

  “恐怕也不行,边境因为战乱不休,百姓生活很苦,以前幽州旱灾,我朝为了友好,接纳部分百姓来投,对他们救济,等旱灾过后,又将他们送回契丹,也未见得功。悬差不大,诱惑力不足。除非河北河东百姓也象杭州那样富裕,那才会产生吸引力。”

  不可能的。

  那样的话,宋朝早进入资本主义。

  “仲通,你可有其他良策。”

  “大约难,一路你与刘六符交谈,属下在旁边也听到一些,契丹对这几大家族十分善待,从上自下的策反,根本行不通。”

  “我也未想过从上往下的策反。”郑朗道:“慢慢来吧,反正不急,想收复幽云十六州,朝廷必须小心经营二十年以上的时间。”

  “还要良政,否则一旦开战,契丹必与我朝鱼死网破。”

  “是啊,”郑朗躺在床上郁闷地叹了一口气。他有把握歼灭西夏,但对于收复幽云十六州,心中却没有半分把握。

  风声更急,松涛阵阵,一会儿俩人进入梦乡。

  ……辽兴宗河曲惨败,心中羞愤,元旦后带着大军从长春河,跃马混同江(松花江),看到契丹来势汹汹,临近的蒲卢毛朵(生活在长白山北部,习惯将蒲卢毛朵、长白山部与图门江入海口附近的为(氵岁)貊部称为东女真)数部来降。

  辽兴宗这才满足了虚荣心,退回长春河。

  听到郑朗应当前来,十分高兴。但没有指望马上让郑朗投降契丹,与诸臣商议。最后想出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使郑朗入彀。

  然后率大臣与士兵离开长春河春捺钵的地点,迅速南下幽州。

  也不仅是因要隆重对待郑朗,还有一件事,他也不得不南下,正好也用来对付郑朗的。

  来到幽州城,已经是阳春三月,春满大地,原野生机昂然时刻。

  幽州群臣出来迎驾,辽兴宗就问道:“宋使呢?”

  现在还不能称呼郑朗是自己的大臣。

  “他在国子监开讲,”萧惠答道。

  南人就喜欢这一套,辽兴宗心中道。其实他本人也喜欢这一套,说:“带朕去看一看。”

  契丹为了安抚境内的汉人,于五京比设了国子监。南京的国子监规模是最大的,幽州也是契丹最大的城市,人口达到四十万,放在宋朝也是一个大型城市。

  郑朗就在国子监最大的学堂开讲,听者如山,里面的人无法坐,只好站着,连外面窗户上都趴满了人。听到得意处,一些儒生摇头晃脑。确实,双方在儒学造诣上相差太大。

  有的人听到入味,辽兴宗到来,也没有听到,两耳只是集中在室内。

  郑朗却听到了,他从学堂里走出来,行了一个臣子礼。对此郑朗不在乎,只要能收复幽云十六州,让他下跪又有何妨?实惠才是郑朗最看重的。

  辽兴宗很满意地看着他,说道:“郑卿,你我神交已久。”

  他手下偷了郑朗的字,与他无关,郑朗又写了一些词与字送给他,算是有点神交。

  “陛下,不敢。”

  “朕问你,河曲一战,你是不是有意让朕与元昊两败俱伤?”时至今天,契丹君臣皆产生怀疑。这样才对宋朝有利。然后又看了看郭逵,不满地皱了皱眉头,干嘛让此人做副使,这不是存心恶心俺吗?

  “陛下,非也。河曲一战前,臣在丁忧,按照古制丧礼,只能谈丧事之内的话题,其他话题皆谓不孝。”

  “是也,是也,”刘家一位长老连连额首。

  辽兴宗冲这个长老翻了一个白眼,又看着郑朗责问道:“那你为何派郭逵来朕军营?”

  “陛下,此战与臣并无关系,乃是张亢在代州听闻陛下与元昊大军陈列,激战随时能爆发……”说着走了几十步,来到门外,其他人会意,没有跟上,毕竟要给辽兴宗留一点面子的,郑朗这才说道:“张亢分析过,陛下虽以君伐臣,占据道义,可占的面不大。之所以伐元昊,原先是想替我朝逼迫元昊请和。元昊与我朝已搭成和议,陛下再出兵,在此上失去道义,使西夏兵士成为哀军。交战之所位于沙漠地带,风沙无情,对北朝大军更为不利。陛下又起轻敌之心,但心陛下有失,写了一封信给我。我这才写信给我朝陛下,托他安排人手,以防万一。倒没有想到陛下真的大意了,特别是元昊亲去大营请降,西夏散漫,根基不深,一旦陛下于军营中将元昊擒下,以君擒臣,再将他安排到中京或上京担任官职,对元昊不算委屈,又占据大义,西夏群龙无首,必然大败。可谁能料到这些呢?”

  辽兴宗让他说得无话可回,黯然道:“朕是失误了。”

  “陛下,胜负乃兵家常事。贵国虽为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度,可及唐朝否?”郑朗忽悠道。这次来契丹,就准备拼命忽悠这个小皇帝,而且以这个小皇帝的心软与中等智商,也比较好忽悠。相反,想忽悠赵祯却很难。

  “不及。”辽兴宗老实地答道。若唐朝不衰落,哪里容得契丹立国成功?

  “陛下,唐朝后期我不说,就说前期,数次大败于吐蕃,前后折损兵马几达四十余万,再败于奚人,与贵国,然后败于靺鞨,后突厥,大食。但最终结果呢,雄跨四海,拥有世上最大的疆土。陛下之败,仅是一时大意,然北朝兵强马壮,想要报仇,随时可以待机而动,这次兵败,下次还会兵败吗?且西夏也不尽是沙漠地区。到草原上,有那一个国家及得上北朝军队?”

  “听说你姓格很温润,果然会说话。”

  “能说得通,温和态度说话岂不是更好。不过臣若犯起倔来,也会倔强。”

  “那是,否则你不是良臣,而是佞臣。你说的张亢是谁,可是代州那个张亢?”

  “正是此人。”

  “他倒有些眼光。”

  “军事谋略,他远在臣之上,在臣之上的还有,狄青、王信、种世衡等数员大将。”

  “他们能与张亢相媲美?”

  “各有各的特点,相差无几。”

  “西北战役不是你指挥的吗?”

  “臣仅能称参与,实际这些将领起的作用比臣大。”

  郑朗话外之音,你就是得到我,宋朝依然很强大,辽兴宗忽信忽疑,说:“你继续开进吧,让朕也听听。”

  此次郑朗所过之处,十分轰动,几乎所有州县的百姓都跑出来观看,特别是那些儒生们,一个个成了疯颠。有的儒生特地从云朔追到幽州来听郑朗开讲。

  都讲了些什么,让境内的儒生们疯成这种地步?

  辽兴宗好奇,他也在读儒家书籍,所以想听一听。

  “喏,”郑朗从容说道。

  长相不是很英俊,可姿态连辽兴宗也为之心动,不卑不亢,他接待了许多宋朝使者,从其他使者身上几乎都未看到过。富弼算好的,可一副怨气冲天的味道,打老远就闻到。包拯算好的,一本正经,颇为无趣。更多的人是软骨头,仅能做到唯唯诺诺。

  郑朗继续开讲,他瞥了一眼这个皇帝。也不能说小皇帝了,正好奔了三十。

  他想到一件事,他的母亲萧耨斤,据传此女非常丑陋,面色黝黑,目光象恶狼。恐怕夸张了,辽圣宗不是一次宠幸,否则也不会还弄出来一个耶律重元,或者辽圣宗胃口与他人不同,专喜欢丑女?

  丑不怕,但此女心地十分恶毒,辽圣宗的皇后萧菩萨哥对她很好的,可是辽圣宗一死,立即铲除萧菩萨哥的娘家,将萧菩萨哥逼死。这个小皇帝不忍心,劝了几句,引起她的不满,辽兴宗迫于母亲银威,只好退让。然此女还是不满,伙同萧孝先企图废掉辽兴宗,立耶律重元为皇帝。敢情她想做第二个武则天。

  耶律重元暗中通知哥哥,辽兴宗先发制人,夺回权力。将她抓起来困于契丹庆州。沾到皇权,人也会变成禽兽,因此唐中宗李显那么软弱老好的人,在张柬之发动政变成功之后,将武则天关于上阳宫,里外隔绝,直到武则天死。然这个小皇帝很好,三年后又将母亲释放回来。萧耨斤到这时还不甘心,在下面小动作弄个不停,使辽兴宗焦头烂额。

  最可悲的是在辽兴宗死后,萧耨斤看到儿媳妇萧挞里悲泣,说了一句话,你还年轻,何必哀痛如此。

  不就是男人吗,外面的野男人多的是!

  其后死,但因为她的小动作,使耶律重元父子叛乱。

  人说虎毒不食子,或者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心是好的,不是对所有人能行得通。有的人是极品,亲生儿子,照样食之!

  遇到这样的父母,只能怨自己上辈子没有做好事。

  郑朗想到这里,灵机一动,说道:“陛下在此,臣先讲《春秋》。”

  诸位儒生点头,春秋主要将春秋各国兴废之事,郑朗从《诗经》转到《春秋》,十分有道理。

  一会儿辽兴宗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儒生发疯发狂的原因。

  郑朗开讲也不备手稿与相关的书籍,但讲解时一字不误。而且旁征博引,仅一会儿,辽兴宗便听到几十种史书与经义的典故。点头,好学问。一干儒生更听得发痴。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

  一干人再次摇头晃脑,夫子这个批语批得好。

  “称郑伯,亢失教也,谓之郑志。此处不为公,而为伯,是贬其爵也。父母之道,多喜幼弟,此乃喜爱也。然古来多立长而不立幼,是谓长知事也。故武公不立段而立庄公也。”

  又一起摇头晃脑,很简洁的一句话,诠注长子幼子在家中的关系。

  “又云,长兄为父,长嫂为母也,亦是此故。段已生矫志,庄公之才,教不难矣。却养患灭之,故史书之耻之。譬如陛下,兄弟友爱,美名远传于我朝南北各地,此为悌道也。”

  这是辽兴宗的骄傲所在,听到兴处,也摇头晃脑,手紧紧拉着耶律重元的手。

  郑朗心中哑然失笑。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继续开讲,讲到地道的事:“公出而曰,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曰,大隧之中,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孝乃天下万德之首,吐蕃居于高原雪域之上,无人能毁其国。然其姓必侮老也,父母含辛茹苦,将子女哺养诚仁,老来无有倚靠,却沦为牛马也。于是道德崩溃,一朝瓦解。始至今天。唃厮啰虽强,其子分裂其国,坐元昊独大也。故兴平公主殿下壮烈,我朝百姓称颂,是其不忍元昊弑母也。其人虽桀骜不驯,必有后报,将拭目以待之。上慈下孝,乃是家之根本也。上不慈下不孝,家庭必然破裂也。国又有若干小家构成。家不和,国必不和。故孝为万德之首也,国家之基石也。姜姓格残暴,无几人能及,终是人也,人必有人姓,故庄公入大隧,其乐融融又泄泄,母子和好如初。故夫子曰,颖叔考,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这次,再没有一个人摇头晃脑,全部偷偷地看着辽兴宗。

  郑朗的意思说得很分明,皇上,你们母子有今天,当真你没有错,你看到你母亲退避几十里,让你母亲怎能回心转意?或者你将你生母杀死?又不可能。主动放下身架,去孝敬她吧。她也是人,长着人心,不是兽心。一感动了,你们母子二人和好如初,则天下人做了一个好榜样,就象你与你弟弟关系一样。你的家和好了,那么契丹会更有许多家庭和好,契丹整个国家便会更加和平友爱。

  按理说,这是良言。

  郑朗本身就以孝顺闻名天下,又是儒者,说出这番话,情理之中。

  实际上,郑朗很清楚地知道,别人长着是人心,可萧耨斤长的就是兽心。

  现在辽兴宗严密防范还好一点,若是松一松,那可是将一头世间最凶的猛虎放出了牢笼。

  关健他安的这心思,谁人知?

  要命的是,还说中辽兴宗的内心深处。他也不想母子关系变成这个样子,母子关系到了今天这地步,让他黯然神伤,低下头不言语。

  郑朗华丽丽的大忽悠之旅拉开帷幕……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idou9.com。帝都小说网手机版:https://m.didou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