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大槐树_磷火常同日色鲜
帝都小说网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49章 大槐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9章 大槐树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149章大槐树

  “总务,房子让官兵烧了不少,不够住啊。”白旺禀报道。田见秀说:“过营的人都有地方了?”白旺说:“是的,但我们的兄弟不够住。”田见秀说:“伤员、家属、辎重有地方安置就行了,住不下的在屋檐下、树底下将就一下。一定不许擅入民宅,否则小心王瑾。”

  如果这是一座完好的城市,闯军不介意让老百姓给他们腾房子,事后稍微给点钱就行了。但既然官兵已经祸害过这里了,李自成决定一点也不折腾这里残余的老百姓。闯军以陕西、山西人为主,在河南地面上人生地不熟,而王士英的部队中却有很多来自卫辉、彰德一带的士兵,算是主场作战。闯军想要反客为主,就要争取到此地的民心。只要老百姓肯提供情报,王士英便无所遁形了。

  “这棵大槐树不错,我就在这儿避雨吧。”李自成下了马。眼前这棵槐树巨大无比,要几个人才能环抱,树冠遮盖面积超过一亩,看起来得有几百年历史了。张成说:“这树叶子都落了,哪里遮得住雨。”李自成说:“让双喜把那张老羊皮拿出来,在这两个树杈中间给我遮个雨棚。”

  “老李你可太见外了!”张天琳的大嗓门离得老远便能听见。穿着斗笠、蓑衣的张天琳跑了过来:“我的兵都住进房子了,你倒在这儿淋雨,你让我这脸往哪搁?”李自成笑道:“你陪我淋雨不就是了,兄弟们走了一天,腿脚都累了,让他们住房子吧。我们几个骑马的颠得屁股疼,正好在这儿松快松快。”

  张天琳不是个喜欢客气推让的人,既然李自成已经这么安排了,他也不再坚持让自己的部下给闯军腾房子。亲兵递上一个马扎,让张天琳坐下。

  雨下得并不大,这会儿已渐渐小了,张天琳摘了斗笠、蓑衣:“王士英这个王八羔子,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害得老子们满世界找他。”刚刚过来的张天琳的二哥张二能笑道:“我们的兵马是他的五倍,换你你也跑。”李自成说:“我们杀了藩王,山西那边肯定有大队官军开来,说不定皇帝还会再从长城沿线增调边军来,我们得赶快把王士英这个侧后方的威胁解除,才好集中力量打北面的官军。明天一早去修武的探子就回来了,如果王士英不在修武的话,我看我们也不必攻打县城,直接东进寻找王士英吧,早一天消灭他,就早踏实一天。”

  雨不甚大,各家屋檐下面的地方都是干的,疲惫的闯军士兵就坐在这里呼呼大睡,不时也有睡在屋里的人出来换班。过营的人也不好意思,到了后半夜就把闯军士兵叫到屋里去睡,他们到屋檐下休息。风餐露宿对农民军来说是常事,大家也并不以为苦,原来没造反的时候,自家四面漏风的破草房又能好到哪去呢?

  张之水养尊处优多年,本来是受不了这种环境的,但是造反一年了,适应能力也变强了不少。他被满屋的汗臭熏醒时,已经是五更天了。他不打算再睡,想出门,但地上睡的都是人,很难不踩到任何人就出去,他只好打开窗户,跳到了坐在窗外靠墙睡觉的两个人之间。

  他来到镇外那棵大槐树下,槐树周围点着灯火,有李自成的卫士把守。大家都认识张之水,也没人阻拦他。李自成裹着那张老羊皮,正在睡觉,张天琳靠着树坐着,打着呼噜。田见秀还没睡,扎营、警戒都是由他负责的,所以他往往夜晚不睡觉,白天才在车上补觉。

  田见秀抬起头来:“张先生睡醒了?”张之水行礼道:“是也,总务还没睡啊。”田见秀说:“等捷轩醒了,我就去睡了。”

  因为队伍中的文化人越来越多,闯军诸将很多取有了字,如刘宗敏字捷轩,田见秀字玉峰,袁宗第字汉举,李过字补之。李自成倒是没有字,反正大家都叫他掌盘,也不用字来称呼。

  张之水说:“我适才听见,百姓居住的房屋中有动静,许是有的百姓已经醒了,或许一夜没睡也未可知,总务若有暇,找他们来问问话如何?待到天亮,大军即要开拔,怕是也没这个工夫了。”田见秀点了点头:“先生说得是。”回头对一个亲兵说:“让赵束乡和蔡仕去请几个本地百姓来,他们是读书人,老百姓不会太害怕。”田见秀原本担心半夜找老百姓问话惹他们害怕,打算天亮再问,但经张之水这么一提醒,天亮之后确实事忙,还是现在问时间比较宽裕。

  很快,赵蔡二人便带回三个五六十岁的老人,田见秀温言道:“三位老丈莫怕,我们乃是义军,你看我们入城一夜了,都没有滋扰百姓。找三位老丈来,只是想问问本地的情况,尤其是官军到哪去了。”

  这三个老人之所以能留在城里,就是因为不怕,他们不是女人,也不是壮丁,流寇又不用首级记功,抓他们干什么,缺爹吗?

  很快田见秀就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老人们告诉他,王士英劫掠了宁郭城之后,往东边去了,但是没在修武县城停留,而是继续向东,修武县已经没有官军了。田见秀又问了一些关于周边地理的问题,最后问道:“我们驻军在此,可有扰害?”

  “大王说笑了,你们这样的兵马,普天之下上哪去找。”一个老人说道,“不杀不抢,又除了郑王这个大害。能在老百姓屋檐下过夜的军爷,过去只在戏文里见过,没想到今日见到真的了,小老儿这辈子也没算白活。”

  田见秀说:“听老丈言谈,也是读过书的。”老人说:“年轻时也上过学,可惜家里穷得很,县试都过不了。”

  “科举还要钱吗?”李自成已经醒了。他的打扮和普通士兵也差不多,身上披着老羊皮,看起来只是个老兵而已,所以老人也没有丝毫畏怯:“小老儿只考过童试的第一关县试,连县试第一场都没考过,所以也只稍微知道一点。这县试,乃是由县官主持,教谕监试。到了考期,先要上礼房报名,这便要有一项规费,是礼房书办们的好处,若是没有,这些小吏难免从中捣鬼。姓名、年岁、籍贯、体格、容貌及三代家谱的登记,处处都能出错,错了便不得考试。应试还要有人保举,先是同试者五人互保,又要本县廪生认保,这也是少不得要送礼的。主试、监试的既是本县官员,自然也得打点。县学的费用要大户捐赠,教谕岂能不向着大户,县内每年纳税完粮皆要指望大户,县令又如何能不向着大户。像我们这等无钱无势之人,自然轮不到这名额,若是得罪了人,有人要坑害你,随手在你卷子上添上两笔,轻则因卷面污花落榜,重则犯了庙讳、御名。譬如这个‘田’字,略略一出头,便成了‘由’字,这便犯了御名。或听人言,到了府试、院试便能公平得多,但我们这县里的考试,尽是由着县内官吏、豪绅操纵的。”

  这老人是落榜之人,所言未必全是实情,但类似的事情李自成、田见秀他们也听赵胜约略说过,科举从来都不是纯看文才的,尤其是在基层举行的考试,豪势之家想施加影响,有的是办法。也不是说穷人就一定考不了秀才,赵胜和刘国能穷成那个德行还不是也考上秀才了,但是在名额紧张的时候,或者得罪了本地豪绅的情况下,确实存在读书人被压制不得进学的事情。再往上的乡试、会试、殿试就不是赵胜这种级别接触得到的了,但是贿买关节、倩代、割卷换代、怀挟传递、冒籍这些事情他们也听说过。

  科举是个好制度,但任何制度都会有弊端的存在,尤其是到了王朝的末期,这些弊端都会被放大。不过对于李自成来说,这正是机会,正因为明朝的选官制度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公平,将来他的大顺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才会对读书人有吸引力。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idou8.cc。帝都小说网手机版:https://m.didou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