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乐皇帝_汉世祖
帝都小说网 > 汉世祖 > 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乐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乐皇帝

  第2112章康宗篇4安乐皇帝

  而对于诸辅达成的决议,其他事项不提,选派戍卒、派遣海军,涉及到军事调动的问题,枢密院这边也自然需要经过一番讨论。

  此事,由“第一副枢密使”郭良平主持,他的职权范畴就包括对海军事务的总理。事实上,对率宾府或者说其背后的安东国之事,枢密院内部达成的共识也是采取强硬态度,就一个理由,中央权威不容侵犯。

  一个人能发挥的影响,往往是从他所处位置开始的,郭良平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南洋率领大军,攻城略地时,一度让朝廷顾虑重重,忌惮他一个尾大不掉,从郭良平以往的“功绩”来看,这也不是一个能让人安心的主。

  不过,等郭良平奉调回京,就任枢密副相之后,情况立刻就改变了,中枢对南洋的影响力迅速强化。不可否认,这里边除了中央朝廷固有的权威之外,郭良平这个枢密副相起到的作用很大。

  在南洋时,郭良平只希望中枢能放开掣肘,给更多权力,更多支持,等到回京,他心里更多的考量则放在如何提升朝廷对那片耗费了他无数心血以及半生戎马的地区的控制影响上。

  分封诸国乃是世祖定下的国之大政,发展到如今更是帝国持续对外扩张的政策基础,诸国在很多国家事务的管理上具备极高的自主权,但是从帝国中枢出发,也必须掌握一定主动权,是不可能完全放手的。

  至少作为“开拓派”中的旗帜人物,郭良平必须让朝廷保持一个“对外开放”的状态,最基本的一个考虑就是,倘若帝国弃外而对内,那他们这一派的人,权力和利益都将受到严重损失。

  不管身负多少争议,不可否认的是,几十年后的平康时代,郭良平就是朝中一方大佬,“开拓派”的领袖人物。

  而要保护既得之利益与保持派系的影响力,自然要保证政策基础的稳定,具体到海内外封国的事宜上,中央就必须保证对主动权与威慑力,似安东国那种不安分的情况,则必须予以打击。

  态度上倒是一致,不过在执行之时,郭良平还是拿捏了一下。就像政事堂那些宰臣不怎么喜欢郭良平,觉得他桀骜难制,前前后后饱受了几十年的攻讦与非议的郭良平,同样积攒了大量不爽。

  于是,在寇准作为代表与郭良平商讨配合计划执行事宜时,郭良平把他的桀骜展现得淋漓尽致,各种状况,各种理由,各种推诿,气得寇准破防大骂。

  计划是寇准提出来的,好不容易达成决议,却在枢密院或者说郭良平这边受了阻,这可是关乎到的寇准在政事堂话语权的重大问题。

  至于郭良平提出的关于戍防及海军训练计划调整麻烦的问题,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搪塞之言。

  寇准是个极有心计且作风强硬的人,然而碰上郭良平这种火海里闯过、油锅里滚过的军功贵族,那也只有吃一鼻子灰的结果。而他越气,郭良平反而越开怀。

  这种时候,寇准又表现出他手段灵活的一面了,见公事公办不行,在对郭良平心理做了一番揣摩之后,强忍着对其傲慢的厌恶,认低做下,最后以亲自帮郭良平洗一次马为代价,打通了枢密院这道对“威慑安东计划”的关节。

  郭良平自是一时得意,寇准在朝中同样是非议颇多的人物,资历虽低,但毕竟也在宰辅之列。能够让以刚强著称的寇相屈服,郭枢密自然威风大涨。

  当然,郭良平不单是针对寇准,他是与那干雍熙文相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此举,更主要的目的还是打压那干辅臣的意思。郭良平此举背后,也暴露出了一部分大汉勋贵的心理,凭什么那干于国无大功的文臣能掌权

  有这样心理的人,绝对不少,而他们掌握的力量,也绝对强大。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说鲁王的作用,若无刘暧这个三朝宗王在,仅靠张齐贤那干宰臣,未必能压得住场面,至少不是以如今这种方式掌握朝局。

  显然,随着辅政格局的持续,大汉政局也越来越复杂了,很多人都慢慢地坐不住了,郭良平只是台面上的实权派。

  不过,斗争归斗争,龃龉归龃龉,公事也不能废怠,这也是这一批权贵的底线。因此,率宾府那边,郭良平还是很负责,直接从东海海军中抽调了两营士卒,作为入驻率宾府的戍卒。

  同时由密州舰队都指挥使郭箴率领一支舰队进行一次北航“拉练”,舰队共有三十余艘大小舰船,官兵六千余人,其中还包括三艘新氏炮舰。而郭箴,时年36岁,看姓就知道出身了,乃是郭良平的侄子。

  而郭良平与寇准之间的事,则还有后续。这件事传开了,以一个让人意外速度传遍整个京城,然后发酵后的洛阳舆论,大概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郭老枢密恃权耀武扬威,寇贤相公为国忍辱负重。

  舆论如此走向,可想而知郭良平是怎样的心情,原本的得意一扫而空,并且这回轮到他破防了,据说,当时郭良平忍不住把他最喜爱的一个紫砂壶都给砸了。

  同时,这件事也让郭良平认识到,那些文人的阴险腹黑之处,他们掌握的笔杆子虽然不如刀剑尖利,但杀起人来,是真能诛心的。也从那时起,郭良平与寇准之间,更是相看两厌,每次见到寇准那矜持的假笑,都想捶他两记老拳,这鸟人不是好东西

  鲁王府,即将使命北上,前往率宾府就任的新任知府曾会前来拜望,刘暧接见于南厅。

  曾会乃是雍熙元年秋举的进士,过去的十六年,当过御史,做过主事,担过判官,此前已然官至中书舍人,也是在帝国权力中心熏陶过的老臣了。

  此番,被选派到率宾府,实则是降格使用,看中的是其练达才干,同时在率宾知府之上,还加了一个海东经抚使的头衔,如此让他能够名正言顺地指挥处置率宾府的军务。可以说,在朝廷的支持下,曾会将成为率宾府乃至整个海东地区军政一肩挑的一把手。

  大汉帝国自世祖时起,便实行“军政分离”,然而,前前后后六十余年下来,军政分离也已逐渐形成一种“政治原则”,而原则往往是依从权变之时最容易打破的东西。至少在当下,在帝国的边远地区,军政一肩挑的情况已经不胜枚举。

  厅内,刘暧既没有平日的谦和,也没有刻意做愚,只是严肃地干脆地冲曾会交代道:“孤且直言了,让你去率宾府,仍是孤的提议。孤不服气,看错了一个刘蔚,但不姓还能再看错一个曾会。

  率宾府之事,不在府内,而在安东国,这一点毋需避讳!你到率宾府,就是去收拾那烂摊子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推行王化,挽回孤的颜面,也肃立朝廷的威严!

  有什么疑虑与困难,你且说来,孤先给你解决了.”

  这大概是秉政以来,刘暧最干脆利落的一次了,几乎没有云山雾绕、转弯抹角,这反倒让曾会心情沉重,不敢疏忽。

  “臣拜谢大王信重,为国谋忠,臣何惜一往!”迎着刘暧的目光,稍作斟酌,曾会郑重道来:“临行前,臣只有一个请求!”

  “讲!”

  “臣想见一见罪臣刘蔚.”曾会道。

  刘暧闻言稍讷,但见曾会那张从容平静的老脸,面露恍然,手一摆,道:“可以!”

  “陛下得胜还朝了!”

  上阳宫前,伴着一阵欢呼,众星捧月之间,皇帝刘文澎一身武服,催着御马,闯宫而入,身后则跟着一绺的宦官、骑士。

  一直到观风殿前,刘文澎纵身一跃,稳稳落地,马鞭一扔,嘴角挂着点得意的笑容,然而抬眼看见垂手立于殿台上的鲁王刘暧,笑意顿时消失无踪。

  “臣参见陛下!”刘暧行礼。

  刘暧没有降阶应拜,刘文澎似乎也不在意,慢悠悠地走上台阶,直至他面前,再度露出笑容:“皇叔怎么有暇来上阳宫了?”

  “听说陛下去行猎了,不知收获如何?”刘暧一副刻板的表情。

  “得胜还朝,满载而归!”刘文澎朝后一指,扬扬手:“来人,把猎物都给鲁王看看!”

  “是!”很快,一干卫士应命,纷纷动手,把猎得的鸡、兔、鹿、猪等野物摆至殿前。

  刘文澎道:“今日没遇到猛兽,只有这些俗物了,皇叔挑一些带回去。”

  闻言,刘暧拱手道:“陛下的战果,臣如何敢分享!”

  “皇叔此言见外了!”刘文澎看着刘暧,道:“皇叔替朕操劳国事,兢兢业业,劳苦功高,一直也没有赏赐,回报一些猎物,只盼皇叔不要觉得鄙薄!”

  “陛下言重了!”刘暧应道:“雷霆雨露,皆为君恩,臣岂敢鄙之。既然陛下有所赐,臣就厚颜收下了!”

  “这才是应该的!”刘文澎冲刘暧笑笑,辄而问其意图:“皇叔此来何事?”

  刘暧打量了两眼刘文澎,沉吟少许,道:“臣听说,陛下已经连续行猎十日了!”

  感受到刘暧那变得严肃的语气,刘文澎仍不以为意:“是有此事!朕无所事事,唯行畋猎,打发时间,聊作娱乐而已”

  “天子怎能无所事事!”刘暧道:“陛下可知,陛下十日畋猎,朝中则有十日议论!”

  “哦?议论什么?”刘文澎眉毛上挑,兴致盎然地道:“总不会说朕荒于嬉戏,不问国事吧!”

  说着,刘文澎有紧跟着道:“想来应该不会!国家大事,悉由皇叔与诸相辛劳,朕当个安乐天子,不至于有人不通情理,苛责于朕吧!”

  听刘文澎阴一句,阳一句,刘暧的脸色也不由沉了下来,张了张嘴,然而迎着刘文澎那清冷的眼神,原本打好腹稿的劝谏之言却有些说不出来了。

  “臣知道,陛下心有不甘,对臣等把持朝政怀有怨气”良久,刘暧这么说道。

  “皇叔言重了!”不待其说完,刘文澎便伸手打断他,仍是一副随意的样子,道:“有皇叔与诸辅臣替朕操劳,朕乐得清闲,斗鸡走狗,跑马行猎,岂不安逸?

  至于怨气,则是莫名其妙,这天下,有谁承受得起天子的怨气?”

  说到这儿的时候,刘文澎的语调低沉了下来,甚至有那么一股森然,刘暧也是心中一突,表情不自觉地有些苦恼。

  深吸一口气,刘暧与刘文澎对视着,以一种坦然的口吻缓缓说来:“臣等受先帝遗诏辅政,从来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以报国恩,唯恐有负先帝所托。

  只盼陛下能勤奋读书,专心习政,假以时日,臣等也可以放心还政朝廷,告老归养!”

  听刘暧这么说,刘文澎眼神中闪过一道疑思,然后淡淡道:“皇叔一番忠心,朕岂能不体谅。告老之事,言之过早,皇叔年方五十,至少还能再为大汉操持十年.”

  说着,刘文澎便打了个呵欠,道:“朕有些累了,需要歇息,皇叔若无其他事,就先退下吧。哦,记得带走几只猎物.”

  刘暧满怀心事地告退了,表情十分严肃,心情自然是沉重的,朝廷中的是非他能稳如泰山,如履平地。但皇帝的锋芒毕露,却让他有种芒刺在背之感,内心也不禁动摇

  问题出在哪里,刘暧当然知道,但是,有些问题明知答案事实上却是无解的。权力,尤其是帝国中枢权力,它的魔力,带给人的改变,产生的可能,几乎是无限的。

  有那么一刻,刘暧甚至希望刘文澎是真的荒于嬉戏,耽于畋猎。然而,刘暧又无法欺骗自己,且不提过去半年多以来,刘文澎时不时的外露锋芒,屡屡表现的对朝政事务的异议,就方才那番问对就能看出,皇帝的不满几乎是赤裸裸的了

  且不提鲁王刘暧的忧心忡忡,皇帝刘文澎这边,原本愉悦的心情也不好了。

  身边的内侍劝慰,出言指责鲁王的不是,反而惹得刘文澎大怒,狠狠地将那“玩伴”抽了几鞭子。

  不过,毕竟是年轻人,刘文澎的心胸倒也没那么狭隘,气来得快,去得也快。

  当夜,就在上阳宫观风殿前,与一众侍从、卫士、宫人,大摆烧烤宴,尽情吃酒,大口啃肉,载歌载舞,夜半方休。

  刘文澎是个孝子,自己欢乐的同时,还不忘命人把一釜亲自煮的麂子肉趁热送到坤明殿给太后品尝。

  结果呢,慕容太后并不领情,甚至当着那内侍的面,将肉釜打翻,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

  太后发怒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自是被禁止干政的不满,其二则是对皇帝的失望,这么长时间了,皇帝竟然无所作为,不思驱逐辅臣,掌握朝政,还有心思嬉戏打猎,玩乐无度,甚至连为她这个母亲出气的意愿都没有。

  这样的情况,慕容太后又如何能做到心平气和,以其性情,掀锅子都算克制的了。

  而刘文澎这边得知太后的反应,却也不以为意,还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欢乐依旧,只不过,美酒、熟肉,并不能填补他内心的空虚与愤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idou8.cc。帝都小说网手机版:https://m.didou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